兩會沸點:用教育公平讓每個孩子都出彩
2016/4/02 瀏覽:4012
百年大計,教育為本。教育,關乎蕓蕓眾生的人生軌跡,更關乎家國天下的前途與命運。在新華網發起的2016年“我向總理說句話”征集活動中,“教育公平”成為目前網民最為關注的熱點話題。網民就“制度改革”、“優化資源”、“農村教育”、“教育導向”等建言獻策,為教育領域的發展提建議、出點子。
通過頂層設計理順教育格局
網民期盼持續深化教育制度改革,通過頂層系統設計,理順教育相關部門的既有格局,從制度上保證教育體系的合理性。網民“安若泰山”留言說,教育公平不僅涉及教育系統,還涉及人事、財政等部門,部門利益格局的突破必須有制度設計。網民“華寧山”認為,真正的教育改革應該是:讓所有人都是“求學”而不是“求人”。網民“安好”建議,一個國家的強大要從教育抓起,現在國家正在改革高考制度,不再是一考定終身了,不再因此埋沒人材,這就是好的方向。希望教育改革更加貼近民生實際。
優化教育資源配置,促進教育公平
教育公平是提高整體國民素質的前提和基礎,沒有教育公平,就沒有起點平等和機會平等。網民建議,一方面各級財政對教育的投入應進一步加大,另一方面必須注重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,促進教育均衡發展。網民“情何812”認為,應該始終把教育公平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,既要加大經費投入、均衡配置資源,也要完善制度設計、提供制度保障。網民“老倌”希望不再把教育資源當商品,不讓優勢教育資源集中在大城市。
農村教育問題持續發熱
受城鄉發展不平衡、交通地理條件不便、學校辦學條件欠賬多等因素影響,鄉村教師隊伍面臨職業吸引力不強、補充渠道不暢、優質資源配置不足、結構不盡合理、整體素質不高等突出問題,大量農村孩子因此失去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。網民“kaiak”說,現在好教師都往城里走,村里的好教師往鎮里走,鎮里的好教師往縣城走,縣城的好教師往市里走,層層“割韭菜”,導致很多農村孩子得不到好的教育,這樣一來就形成了農村教育的空洞化。網民“軍704017”留言:“讓更多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關鍵在提升農村義務教育水平。高等教育畢竟只是整個教育歷程中的一段,想要讓社會向上流動的通道更加通暢,除了增加農村貧困地區學生上大學的機會,還應該從義務教育等方面共同發力,提升農村貧困地區義務教育水平。”網民“當年月光”建議能夠整合教育資源,建立國家統一教材,并建立名師數據庫,匯集名師名課制作統一的視頻課堂,讓所有的學生享受同樣的教育資源。尤其可以讓不能上學或者偏遠地區的孩子享受國家的統一課堂。
強化教育導向,教給孩子更多“愛”和“美”
接受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潛移默化,世界觀、價值觀、人生觀逐漸形成的過程。因此,除了書本上的知識,還應該在教育中做好孩子們心靈的工程師,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。網民“綠茵油油”說,長久以來,應試教育忽略了對受教育的主體——“人”的關注,只關注知識,忽略了對孩子們心靈的塑造,造成了一系列社會問題。素質教育改革應當加大對美術、藝術、音樂等“美學教育”的投入力度,讓“美育”在基礎教育中普遍化。
教育公平是奠定社會公平的基石,關乎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和幸福。促進教育公平,用教育公平照亮國家未來,讓每個孩子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,正是網民的期望和訴求。